2019-7-17 15:52
宅~有何不可
默克爾做瞭14年總理 連病都不敢得的背後讓人淚目
原標題:做瞭14年德國總理,默克爾連病都不敢得的背後,讓人淚目……
來源:環球人物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crawl/116/w550h366/20190717/1e2f-hzxsvnn8235434.jpg" alt="[/img]
一個把歐洲扛在肩上的女人。
今天,是德國總理默克爾的65歲生日。
從2005年執掌德國開始,默克爾已經扛瞭整整14年。14年間,歐洲各國的最高領導人幾乎全換瞭一遍,有的甚至都換瞭幾茬,但隻有她一枝獨秀、屹立不倒。她不樂於、也不善於利用媒體,從不描繪慷慨激昂的遠大願景,卻能連續8年蟬聯《福佈斯》世界最具影響力女性排行榜榜首。
在世界政壇中,她舉足輕重,而在本世紀所有女性政治傢中,她堪稱最叱吒風雲的人物。
但即便強大如斯,也敵不過歲月的無情。我們不得不承認,默克爾真的老瞭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crawl/91/w550h341/20190717/a091-hzxsvnn8235492.jpg" alt="[/img]
前不久,默克爾被頻繁拍到身體不受控制地顫抖。人們在猜測的同時,也不禁心疼。
據德國媒體報道,在久違的暑期休假期間,默克爾會帶著一本名?《顫抖的女人》的書。
《顫抖的女人》是美國作傢西裡·赫斯特福德在2010年出版的自傳體作品。書中記錄瞭這位女作傢在健康狀況良好的情況下發生瞭4次身體顫抖,她看瞭許多醫生,但都沒有得到根治。
也許,默克爾想在書中找到一些自己想知道的答案。
[b]三次顫抖[/b]
6月18日,默克爾在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,第一次出現身體不停抖動的癥狀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gif_image/22/w459h363/20190717/ddf2-hzxsvnn8235567.gif" alt="[/img]
6月27日,在與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出席活動時,默克爾的身體和手臂均出現明顯的抖動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gif_image/703/w453h250/20190717/7feb-hzxsvnn8235637.gif" alt="[/img]
7月10日,默克爾在柏林?到訪的芬蘭總理舉行歡迎儀式時,身體再次明顯地抖動。但她在後來的新聞發佈會上解釋說:“我的身體很好,你們別擔心。”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gif_image/500/w320h180/20190717/7eb2-hzxsvnn8235744.gif" alt="[/img]
也許是?瞭打消人們的疑慮,接下來在11日和16日的迎賓儀式上,默克爾均以坐姿出現。
7月11日,默克爾在柏林出席丹麥新首相弗雷德裏克森歡迎儀式時,打破慣例坐瞭下來。法新社稱,即使在演奏兩國國歌時,默克爾也沒有起立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crawl/103/w550h353/20190717/a08b-hzxsvnn8235805.jpg" alt="[/img]
7月16日,在歡迎摩爾多瓦總理瑪亞·桑杜來訪的儀式上,當現場演奏國歌時,默克爾依舊和桑杜全程坐在椅子上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crawl/138/w550h388/20190717/2605-hzxsvnn8235951.jpg" alt="[/img]
國傢元首以如此方式迎賓,史無前例。而這種種跡象表明,默克爾的身體情況似乎沒那麼樂觀。
有媒體發現,默克爾在第三次發生身體顫抖時,目視前方,口中不斷嘟囔。一位脣語專傢解讀說,她在重複“我能挺住”這句話。
除瞭身體突然抖動,默克爾還在幾天前出現瞭說話“喘著粗氣”“呼吸困難”的情況。
當類似情況在短時間內頻繁出現時,似乎已經不能再用“巧合”來解釋瞭。
由於德國法律嚴格規定,領導人的健康信息屬於國傢最高機密,不能對外公開,人們在未知中,開始對默克爾的病情進行猜想。一些專傢認?顫抖可能是由甲亢或是某種藥物的副作用引起的,也有神經科專傢表示,默克爾的情況看上去像是血液循環問題。還有部分人猜測,默克爾可能會被迫早於任期屆滿提前退休。
但默克爾否認瞭提前退休一說,並表示會一直做到2021年。
[b]“傢庭主婦”的時代來臨[/b]
2005年11月22日,默克爾正式成?德國第一位女性聯邦總理。
當她第一次以德國總理的身份出現在電視上時,記者們開玩笑說,“傢庭主婦”的時代來臨瞭。
的確,當身穿萬年不變的西裝長褲和平底鞋的默克爾,與時尚、優雅的英國前首相梅姨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站在一起,默克爾身上的大媽氣質顯露無疑。
但你不得不承認,她如此接地氣的穿著,像一位慈祥的母親,一下子拉近瞭與老百姓的距離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crawl/299/w550h549/20190717/5ab2-hzxsvnn8236006.jpg" alt="[/img]
默克爾上臺後,重大危機接二連三地發生,身?“母親”的她臨危不亂,幫德國擋住瞭全球經濟危機、歐債危機的侵襲,?她的“孩子們”創造瞭一個“幸福舒適生活指數極高”的德國。
在她的任期內,不僅德國經濟保持歐洲總量最大、增長最快、開放度最高的地位,國內各項改革措施也有條不紊地推進實施。
當歐洲其他國傢普遍受到高失業率困擾時,德國卻出現瞭“勞工荒”,且經濟發展穩定,出口逐步上升。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,2018年財政盈餘達592億歐元(1歐元約合7.7元人民幣),創下歷史最高紀錄,?連續第五年實現財政盈餘。這也使得德國穩居歐盟經濟老大地位多年。
[b]難民總理[/b]
默克爾的能力有目共睹,她曾被《時代》雜誌評?2015年年度人物。也是在那一年,默克爾做出瞭一項“驚人”的決策,讓一時風光無限的她成瞭全世界矚目的焦點。
2015年難民危機爆發。當年9月3日,一張3歲敘利亞男童屍體躺在沙灘上的照片,讓許多人流下瞭眼淚。
隔瞭一天,默克爾宣佈基於人道考量與聯邦基本法的精神,德國願意收容滯留在匈牙利的難民,且人數無上限。隨後,數百萬名難民湧入德國。
在當時的歐盟?會上,匈牙利總理建議德國應該建造隔離牆,拒絕這些中東的難民。而出生在東德、曾經歷過“柏林牆”倒塌的默克爾,當時沉默瞭一下,然後說道:“我曾經很長時間生活在隔離牆後面。這不是我希望再次做的事情。”
這可能是她總理生涯中最大膽最冒險也是最有爭議的一個決定。作?一位女性總理,她選擇瞭人道主義一邊,最後她也付出瞭沉重的代價。這場失控的難民危機,激起瞭德國民?強烈的反移民情緒和抗議默克爾開放政策的浪潮。
再加上後來發生的一系列與難民有關的恐怖襲擊事件,更加劇瞭德國民?對於默克爾政府的不滿。有人稱默克爾是難民總理,不再是德國人的總理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crawl/117/w550h367/20190717/ef98-hzxsvnn8236066.jpg" alt="[/img]
除瞭難民問題,德國國內經濟放緩、貿易摩擦等波折也接踵而至,引發民?擔憂。
近幾年,德國經濟雖平穩,但增速連年下降,尤其今年以來,更是大幅放緩,本土勞動力市場也受到波及。德國上市企業巨頭巴斯夫、漢莎等接二連三削減盈利預期,德意志銀行宣佈重組並計劃裁員1.8萬人。
有數據顯示,今年5月德國失業率出現近幾年來的首次上升,再加上美歐貿易摩擦和英國“脫歐”不確定性的影響,德國民?迫切希望默克爾能夠提振德國經濟。
除此之外,政府在教育危機、住宅危機等一系列急需解決的社會問題上毫無進展,讓民?怨聲載道。CNN報道稱,目前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支持率一路下跌到瞭25%,比去年下降瞭3個百分點。
如果此時默克爾因病提前卸任,那麼重任就落到有“小默克爾”之稱的基民盟主席安妮格雷特·克蘭普-卡倫鮑爾身上。但是由於基民盟在歐洲議會選舉中表現不佳,政府很可能重組執政聯盟,搞不好,默克爾打下的江山也將拱手送人。
[b]居委會大媽[/b]
除瞭德國國內的內憂,歐盟的外患也讓默克爾一籌莫展。
一名歐洲記者曾這樣感嘆,“名義上的歐盟總部在比利時佈魯塞爾,可實際的歐盟主心骨在德國柏林。這是誰都清楚的事。”雖然歐盟不是默克爾一手建立的,但作?歐盟內部最大經濟體的領導人,這個女人“把整個歐洲扛在肩上”,多年來一直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來維繫著歐盟的團結,像居委會大媽一樣,無時無刻不在操心。
比如2010年希臘爆發債務危機,默克爾飛往雅典,委婉表明,要把希臘留在歐元區。在飛離雅典的航班上,她舉瞭一個例子:如果一個人腳痛,有人可能認?截肢是“最好的解決辦法”,但這是個謬論,因?截肢後既不能更好地行走,也不能擺脫痛苦。
默大媽一出手,大傢對歐元的信心自然回來瞭。
再比如英國的花式“脫歐”,前前後後折騰瞭近6年,至今未能拿出解決方案。
儘管默克爾一直不支持英國“脫歐”,但她?瞭歐盟選擇瞭讓步。早在今年年初,默克爾表示,德國將盡可能地降低英國“脫歐”?歐盟帶來的損害,也會繼續努力找到讓英國有序退出歐盟的解決方案。
還有歐盟和川普的那些事,全是默克爾做前鋒。
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,美國一個接一個地退?,西方世界開始分裂。不僅如此,川普還對歐盟舉起關稅大刀,導致雙方在航空和汽車製造、數字經濟等領域摩擦不斷。
但默大媽可不怕,衝在前面,時不時地和川普正面剛!
去年6月,加拿大七國集團?會不歡而散。會後,默克爾默默祭出那張著名的“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”的照片。雖然劇情在後來有“反轉”,但川普與默克爾的矛盾已是世人皆知。
[img]http://n.sinaimg.cn/news/crawl/115/w550h365/20190717/b546-hzxsvnn8236132.jpg" alt="[/img]
3個月後,默克爾又點名警告川普不要“摧毀”聯合國。此後,她還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反對單邊主義的立場,“保護主義和貿易摩擦將破壞自由的國際貿易甚至繁榮的基礎。”
這樣一個寶藏居委會大媽的角色,其他歐洲盟友怎麼捨得讓她解甲歸田。
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和法國總統馬克龍都曾提議,由默克爾擔任新一屆歐委會主席工作。容克還?此大打苦情牌,“我無法想象默克爾完全消失於人們的視野”。
早在今年年初就有報道指出,可以預見,如果默克爾提前離場,不僅是德國,整個歐洲政壇都會面臨措手不及的挑戰和不穩定的局面。
也正是因?如此,默克爾不堅持到最後一刻,絕不會輕易退出。
2014年,默克爾在訪華期間被一名小學生問道“當總理累不累”。聽到這個問題,她開心地笑瞭,並回答說自己“平時在國內視察很多地方,在國外訪問還面臨著倒時差的問題,的確有一點累”。
其實,默克爾隻是把自己的繁忙行程輕描淡寫。她曾在一週之內飛往不同國傢的十多個城市,飛行裡程達到瞭2萬公裡,幾乎是繞著地球飛瞭半圈。
這樣的工作量,連成年男子都熬不住,何況是已步入花甲之年的默克爾。積勞成疾,隻是時間的問題。
也許在不久的將來,這位政壇鐵娘子將迎來新的人生考驗,隻是這次不是她擅長的政治事務,而是她的身體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