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KTzone » 日常 - 新聞時事 » 發動恐襲拿孩子當目標:這個組織“渣”到爆


2019-7-2 11:53 宅~有何不可
發動恐襲拿孩子當目標:這個組織“渣”到爆

原標題:發動恐襲拿孩子當目標:這個組織“渣”到爆
  “建設性塔利班”或許真的存在,但塔利班更擅長和願意去做的,依然是破壞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▲塔利班宣稱對阿富汗爆炸襲擊負責。  新京報“動新聞”出品。
  當地時間7月1日上午,一?恐怖分子襲擊瞭阿富汗首都喀佈爾國防部建築,並與安全部隊激烈交火,導致瞭極?嚴重的傷亡。
  [b]國防部大院被襲擊,鄰近小學生遭殃及[/b]
  據當地媒體稱,襲擊發生在7月1日上午9點左右,正是一天中交通最繁忙的早高?時段。5名襲擊者駕駛裝有爆炸裝置的汽車闖入國防部大院中正在施工、尚未竣工的物流與工程中心,引爆炸彈,隨後與聞訊趕來的阿富汗軍警激烈交火8小時之久。
  目前傷亡情況尚無確切數據,有媒體估計約有40人死亡,100人左右受傷,死亡者中包括全部5名襲擊者、數量不明的軍警和一些未成年學生。
  由於事發地點附近有兩所學校,炸彈爆炸時學生正紛紛到校,因此傷亡十分慘烈,阿富汗教育部發言人納紮特表示,已確信有學生在此次恐怖襲擊中死亡,至少51名學生受傷,最小的遇害者年僅7歲。
  事發地位於喀佈爾市中心,附近遍佈軍事目標和外交設施,因此引發瞭廣泛關註,炸彈的衝擊波毀壞瞭附近一所私人管理的戰爭博物館、兩所學校校舍、電視臺大樓和一座體育館。
  一位目擊者表示“剎那間彷彿整個世界顛倒過來,睜開眼時四周圍都是濃煙和灰塵,一切都被毀壞,同事們都在聲嘶力竭地尖叫著”。
  肇事者仍是塔利班,時與地選擇有講究
  不出所料,此次襲擊的肇事者,仍然是陰魂不散的塔利班組織:襲擊發生後,塔利班組織發言人馬賈希德表示,他們用卡車炸彈襲擊瞭“喀佈爾的重要軍事目標,摧毀瞭該目標並造成重大傷亡”。不過他隻字未提此次襲擊對平民、尤其未成年人所造成的傷亡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  ▲阿富汗警察還原襲擊過程:自殺式爆炸後又槍擊民?。新京報“我們視頻”出品。
  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·哈尼對塔利班這次“不分青紅皁白的襲擊”發出“最強烈的譴責”。他指出,這些“犯有危害人類罪者”不顧任何價值觀或準則,野蠻殘忍,剝奪瞭許多無辜平民的生命,其中很多人還是孩子。
  事實上,孩子從來都是阿富汗內戰中最容易被傷害的一?人:今年2月,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指出,阿富汗兒童在戰爭中的高傷亡率“特別令人震驚”,2018年共有3062名阿富汗兒童在塔利班發起的軍事行動或恐怖襲擊中傷亡,絕大多數是因爆炸所致。
  非政府組織“人權觀察”稱,自2016年起平均每年有約11000人在內戰中被殃及而致傷亡,其中兒童所佔比例高達30%。
  種種跡象表明,此次針對國防部大院的襲擊,真正的攻擊目標並非那座尚空無一人的在建大樓,而恰是隔壁兒童熙熙攘攘的學校。
  9月23日阿富汗將舉行總統選舉,學校被許多選區選作投票點,而破壞大選正是塔利班組織的重大戰略目標之一,2018年10月議會選舉時他們就曾威脅這樣做,此次顯然帶有殺雞儆猴和“實戰演習”的雙重意義。
 [b] 被炸塌的未來,被遺忘的戰爭[/b]
  正如有觀察者所說,此次恐襲炸塌的是“阿富汗的未來”——不僅因?傷亡近半?未成年人,更因此舉讓美國和阿富汗政府所極力倡導的“與建設性塔利班和解”政策十分尷尬,進退兩難。
  6月25日,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剛剛在毫無預告情況下突訪阿富汗,表示“對在9月1日前和建設性塔利班達成和平協議感到樂觀”。
  此前美國駐阿富汗和平特使哈利勒紮德也在網上撰文,稱川普政府期待和阿富汗達成“全面和平協議”,目的是在9月阿富汗大選前達成“持久和平”。
  美國和塔利班間的談判自去年9月公開?動,6月29日在多哈開始第七輪談判,核心內容是美國撤軍,換取塔利班同意永久休戰及驅逐外國恐怖分子出境。
  事實上,川普真正關註的並非阿富汗,而是美國將於2020年舉行的大選:一心謀求連任的他,希望美國以“勝利者”的姿態離開阿富汗。這可以兌現他“讓孩子們回傢”的政治承諾,也可以讓他有底氣在選戰中嘲諷“執政時總也無法從阿富汗脫身”的民主黨對手。
  雖然將信將疑,但阿富汗政府此前也對和平談判心存僥倖——就在數十名學生被此次恐怖襲擊炸得血肉模糊的兩天前,阿富汗國傢安全顧問莫希卜還在推特上發文,稱“我們的孩子們從和平與安全中獲益最多”。
  7月1日的爆炸、襲擊和槍戰,無情擊碎瞭這些。“建設性塔利班”或許真的存在,但塔利班更擅長和願意去做的,依然是破壞。
  對於塔利班何以在談判關鍵時刻作此舉措,美國智庫意見分歧。有人認?這是對美國實施“極限施壓”,迫使美國政府因擔心代價太大而降低要價,早早撤軍;也有人認?是塔利班內“主戰派”和“主和派”分歧加劇,前者不惜鋌而走險來拆後者的臺。
  問題在於,塔利班到底在想些什麼,是個難以拆解的問題。曾在阿富汗服役的美國中將博爾格在事發後被問及“應採取何等措施應對塔利班襲擊”時,直截瞭當表示“撤”。理由是“我們已經失去太多士兵,貧窮的阿富汗人喪命更多,這場戰爭拖太久且看不到盡頭,阿富汗人自相殘殺這固然很慘,但不關我們的事”。
  對美國方面來說,找個體面臺階“趕緊止損”或許纔是要緊事。所以尷尬歸尷尬,“和平談判”仍不得不硬著頭皮進行下去。至於將一個千瘡百孔的阿富汗丟給“已恢復和平與安全”的喀佈爾政權和塔利班,究竟是否保險,隻能是更次要的考量。
  □陶短房(學者)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