@KTzone » 消閒 - 恐怖靈異討論 » 中國歷史十大「冤死將」


2012-5-15 00:36 wilson015
中國歷史十大「冤死將」

冤死將, 顧名思義, 要大大的名將, 大大的冤枉, 小小的不算, 最典型的比如嶽王、袁大督師, 標準有幾個: 蒙冤指數, 很好理解. 慘烈指數, 指死狀之慘. 影響指數, 對戰局, 時局的影響, 以蒙冤指數為準. 廢話少數進入正題, 我的名額是這幾個: 李牧、蒙恬、韓信、彭越、嶽王、袁大督師、檀道濟、高仙芝、高穎、周亞夫.

  十大冤將第十名: 韓信
  淮陰候, 主要戰績有: 滅趙、代、魏、齊、燕、楚及三秦王, 可以說整個漢傢江山九成是他一人打下來的, 問題也隨之出現, 功高震主, 當君主對這樣的將領已無封賞可賜的時候一般都會取瞭他們的腦袋, 所以很不幸, 他成瞭本文的第一位主角.
  死法: 勒死, 據說是劉邦曾答應他不使其終生有血光之災, 真假不知, 反正挺窩囊, 如此不可一世的英雄, 竟然死得如此淒慘, 楚霸王泉下有知, 不知是否可以含笑?
  罪名: 謀反, 有人說有, 有人說沒有, 說有的能舉出若幹的例子, 說沒有的隻有一條: 果真想反, 韓信早就反瞭, 反瞭劉邦還拿他沒辦法.

  十大冤將第九名: 高穎
  大隋開國四名將之首, 位在楊素, 韓擒虎, 賀若弼, 史萬歲之上, 宰相, 主要戰績有: 平尉遲同(舟之底), 滅陳, 平蕭巖之叛. 為人仁義溫良, 素得軍將之心, 且又素掌政事, 一國上下, 無不敬之, 問題出在獨孤皇後及楊素, 楊廣身上, 因其掌管著全國的主要軍事力量, 又同情楊勇, 楊廣欲上臺必要先除之, 否則無法控制局面, 又因為高穎曾為宮女之事在楊堅面前說過獨孤皇後的不是, 三傢同心, 再加上隋文帝有懼內的傳統, 高穎之死不可避免(文帝時被罷免, 煬帝時被殺).
  死法: 賜死(同時賜死的有賀若弼, 宇文弼)新仇舊恨一起算, 這樣的結局已算是比較好的一種瞭, 還沒有淩遲處死呢.
  罪名: 誹謗朝政, 是與不是很明顯, 真正是大大的冤枉, 你沒登基之前人傢反對你就算? 倒, 也太牛瞭吧?

  十大冤將第八名: 蒙恬
  據說是毛筆的發明人, 是真是假我不知道, 不過就其參與滅楚之戰(副將), 北驅匈奴(主將), 修建長城, 提數十萬重兵駐屯邊疆來看, 輕重不難想見, 其實他對始皇帝倒是挺忠心的, 就算有人告他謀反始皇帝也不會信, 問題是始皇帝並不是真正的萬歲, 終就要死的, 而他作為力挺太子蘇的重要人物, 不死倒是真有些不合情理瞭, 但這個人行事一向謹慎, 很少有把柄落在別人手裏, 沒辦法, 隻好以蒙毅的事為源頭, 再經過充分發揮, 結果, 蒙恬背瞭個大大的黑鍋, 死瞭, 據說在其死前曾自謂吾何罪? 獲罪於天又一想自言吾修長城, 自臨洮起萬餘裏, 或斷人地脈, 互固宜也, 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也.
  死法: 自盡
  罪名: 連坐

  十大冤將第七名: 周亞夫
  亞子在世, 孫吳重生. 單從這句話便可得出他在後世兵傢心中的地位. 戰績主要有平定七國之叛, 官職太尉, 也毅是全國兵馬大元帥. 死的原因跟前兩位一個樣, 同樣是因為立嫡之爭. 據說景帝本想樹他為托孤重臣, 可這人死心眼, 對漢武帝(後來的)不感冒, 景帝言道: 此非太子師也. 毅沖這話, 決定瞭周亞夫的命運.
  罪名: 陰反, 什麼意思呢? 據說是他為自已準備的死後葬器中犯瞭皇室的禁, 好像是什麼東東多瞭, 不合臣下的禮數, 對於這個結局, 周亞夫也是有心理準備的.
  死法: 餓死, 自個絕食, 用他自已的話說: 吾縱橫已數十載, 不妒忌複辱於刀筆吏. 跟李廣死前說的差不多少, 也算一條硬漢子.

  十大冤將第六名: 李牧
  武安君, 戰國四大名將之一, 趙後期抗秦戰爭主將, 曾兩敗秦師, 秦軍聞之將則色變, 不敢犯趙多年, 就連老兵油子王翦也是無從下手, 隻好使離間計挑郭開唉使趙王下令除之, 一代名將, 就此撒手人寰, 令人心痛不已, 據說死時曾因新換將領不足以成事, 李牧攜大將印潛逃(笨, 當時就他的影響力, 隻要不交權, 誰能動他? 趙軍主力代騎兵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, 還能不聽他的? 大局為重的心理作怪), 被追兵追殺於親友傢中, 窩囊得很.
  死法: 斬首
  罪名: 通敵

  十大冤將第五名: 高仙芝
  大唐四鎮之一安西鎮主帥, 頗有計謀, 怛羅斯之戰雖敗然至今仍為兵傢所津津樂道, 其用兵之果敢, 行軍之詭異, 作戰之兇狠, 非一般將領可比. 潼關之戰, 因監軍邊令誠之前向他索賄未果, 懷恨在心, 在殺瞭另一安西名將封常清之後矯詔殺之, 直到死前高仙芝仍不相信他忠心效忠的大唐會向他下此毒手, 天真地以為這隻是一個玩笑, 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向帥臺下眾軍大呼: 君等觀於冤乎? 可為吾申之. 於是三軍皆跪大呼冤枉不止. . . . 如此軍心與如狼似虎一般的安祿山軍作戰, 結果不想而知.
  死法: 斬首
  罪名: 畏敵不前

  十大冤將第四名: 檀道濟
  檀道濟, 南宋名將, 隨劉裕征戰沙場多年, 又為宋文帝開疆拓土, 坐保江南, 用兵穩健又不失詭詐, 是自劉裕後, 韋睿前南朝第一名將, 唱籌量沙更是體現瞭其人謀略的一面. 威名赫赫, 宋廷疑懼, 宋文帝嘗與人言安知道濟不為司馬仲達者乎? 於是在臨死前下詔殺之, 並滅其族, 據言檀道濟臨死大喝乃複自壞汝輩之萬裡長城, 飲酒而亡, 北魏得知, 皆彈冠相慶, 道濟已死, 吳子輩不足道也, 從此南朝走入危勢, 次年胡馬長驅直入抵金陵城下, 飲馬長江, 宋文帝目睹胡馬, 悔言若使吾有道濟在, 安使胡馬濟此哉?
  死法: 毒殺
  罪名: 不詳

  十大冤將第三名: 彭越
  與韓信並列為漢初三大名將, 位在英佈之上, 曾率偏師在楚漢相爭於滎陽之時抄敵糧道, 迫使楚兵主力回師, 複敗複起, 拖住楚軍主力, 使得漢軍主力及淮陰候部能夠並力前行, 終於將楚軍壓至彭城一帶, 方有以後垓下事, 功勞甚著, 封趙王(淮陰候為楚王, 英佈為淮南王), 後劉邦疑懼之, 發配往蜀地, 路中碰到呂後, 以為碰到知音, 向呂後訴苦, 呂後仍帶他到劉邦處, 勸劉邦殺之, 以絕後患.
  死法: 剁成肉泥, 據說至今長江一帶還有一種叫蟛的小蝦, 便是當初英佈吃瞭用彭越的肉做成的所謂肉羹時吐出來的, 彭越的冤魂附在其上形成.
  罪名謀反

  十大冤將第二名: 嶽飛
  不多說, 都知道的.
  死法: 勒死, 一代名將不能死於沙場卻得如此下場, 令人心寒不已, 恨不能生啖秦檜肉, 活剝趙構皮以泄吾恨.
  罪名: 莫須有, 有可能有的意思, 怎麼個說法呢? 本來是想給他定通敵的, 可這說出來連定罪的人自個也不信, 隻好搞瞭個莫須有.

  十大冤將第一名: 袁崇煥
  定遠城守將, 大明遼東道督師, 甯遠之戰擊斃女真胡酋努爾哈赤, 坐鎮遼東十數年, 胡馬不敢過此久矣, 可以說是處於危勢的明王朝延喘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, 不出意外, 女真人已無力對中原構成大的危協, 可恨崇禎不明, 誤信皇太極離間之計, 自壞長城, 從此, 大明朝之亡指日可待.
  死法: 淩遲, 一刀一刀割肉, 唉…
  罪名: 通敵

頁: [1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